|
中国传统历中的干支纪时系统(干支历)以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出一年的12个月份,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(二十四节气中单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“节”,双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“气”或“中”,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由12“节”加12“气”组成)。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进行标注月份。从甲子到癸亥,循环更替,以至无穷。
大约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有十二支纪月,叫做月建。 但据现有材料,似乎到汉代才在历简上置月建。这应该是受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影响导致。
中国传统历中的数序纪时系统以中气雨水所在之月为正月,历书中规定遇无中气的朔望月考虑置闰月,对应月建时使用上月干支作为标记。以干支相配为月建的名,见于后唐同光四年(九二六年)具注历,其年“正月小建庚寅”。月建既是太阳历的月分,不计闰月((数序纪时系统的)闰月分属前后两月的月建)。
干支纪月的推排方法,星相家总结出一个口诀:
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岁戊为头。
丙辛岁首寻庚起,丁壬壬位顺行流。
若言戊癸何方求,甲寅之上好追求。
|
|